-
-
馬爾庫塞對壓抑性文化的批判
從到,馬爾庫塞形成了自己對壓抑性文化批判的理論思路.前著借對弗洛伊德理論的辯證重構,闡述了壓抑性文化的起源與發展.后著從對資本主義工業文明中單向度文化的批判中,揭示了這種文化形態下壓抑、異化的事實,并從藝術異化中探尋打破壓抑性文化的可能性....
2022-07-20[]瀏覽:2下載:0
下載 -
韓國出生性別比失衡的公共治理及對中國的啟示
韓國出生性別比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態勢,韓國出生性別比偏高的直接原因是性別選擇流、引產,而傳統文化是根源性的原因,韓國性別失衡帶來一系列社會后果,影響了韓國的社會穩定;韓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旨在維護女童權益、反對歧視女性、提高女性地位的法律法規;韓國的公民社會也作出了許多有益的嘗試,通過公共治理.出生性別比出現顯著下降,而且女性地位得到較大提升;韓國性別比失衡問題的治理對中國解決相關人口問題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2022-07-20[]瀏覽:2下載:0
下載 -
論理性視域中道德自由的實現條件
在理性視域中,道德自由的實現需要兩個條件:一是人是理性的;二是道德原則和規范符合理性的普遍特征.其中第一個條件屬于道德上的預設,即在道德中我們必須預設人是理性的;第二個條件要求道德原則和規范以人為目的,并且必須是可普遍化的.只要道德原則和規范符合理性的普遍特征,那么它就是人類理性自我立法的結果,因此只要人承認自己是理性的,那么在這個前提下他的道德自由自然能夠實現....
2022-07-20[]瀏覽:2下載:0
下載 -
邏輯冰峰上的人文主義——論石里克的科學人文主義思想
石里克的科學哲學蘊含著豐富的科學人文主義思想, 它主要體現于以下三方面:(1)反對傳統形而上學的世界觀, 積極建構肯定人類理性和科學知識的人文價值的"科學世界概念";(2)展示科學創造的動力與"青春激情"和"游藝自由"之間的緊密關聯, 張揚科學求真的人文意義;(3)以邏輯分析和心理學揭示人性的基本規律, 倡導追求現世快樂和自我實現的科學人生觀.石里克的科學人文主義努力在科學與人文、傳統與革新、理論與實踐之間保持合理的張力, 將"邏輯的冰峰"置于"人文的大地"之上, 為科學與人文之間的溝通與融合增添了一條頗具啟發的道路....
2022-07-20[]瀏覽:2下載:0
下載 -
論后現代哲學的反本質主義
反本質主義最早出現于古希臘,并在17世紀得到發展,但因德國古典哲學的興起而受到忽視,20世紀初采取了新的形式才獲得極大發展.當代的反本質主義思潮主要由后現代哲學推動,與以往的反本質主義不同,后現代哲學的反本質主義持一種極端激進的立場,主要表現在???、德里達、利奧塔、羅蒂等人的著述言說中.雖然他們的切入點和闡述的重點不同,但都主張消解本質,強調異質性、多元性和個體性,方法論上大多從語言學的話語解構展開"拒斥本質主義"的批判工作.后現代哲學的反本質主義一些觀點和剖析視角還是很富有啟發性的,但由于其自身理論充滿了自相矛盾,因而不僅招致各方面的抨擊,也導致他們的理論走向死胡同....
2022-07-20[]瀏覽:2下載:0
下載 -
消極自由與積極自由辨析——對以賽亞 伯林"兩種自由概念論"的分析與批評
以賽亞·伯林(Isaiah Berlin)在一文中,對"消極自由"和"積極自由"這兩個自由概念進行了區分.他將"消極自由"定義為個人行動不受他人干涉的區域;"積極自由"則意味著個人的生活和選擇是由自己而不是任何異己的因素所決定.與此同時,在對積極自由概念的錯誤理解的基礎上,伯林激烈地反對積極自由理論.本文擬在辨明"消極自由"和"積極自由"兩個概念的基礎上,就伯林對"積極自由"概念的錯誤理解予以力所能及的評析....
2022-07-20[]瀏覽:2下載:0
下載 -
言說與顯示——回溯于生活語境的維特根斯坦真理問題
理論是維特根斯坦哲學的重要內容.前期維特根斯坦以圖像論思想表達了他的真理符合論,這是一種基于科學語言觀的可充分言說的真理,但這種言說卻最終陷入了什么也沒有說的悖論.后期維特根斯坦反思和批判了前期思想,指出真理應看作語法規則的一種形式,它在語言游戲中呈現自身,是生活形式的意義顯示.維特根斯坦兩種形態的真理論分別契合于前后期不同的哲學論述,并在后繼哲學家中產生了雙向效應....
2022-07-20[]瀏覽:2下載:0
下載 -
宋代財產繼承法之"女合得男之半"辨析
"子承父分"和"兄弟均分"是宋代財產繼承的基本原則,非戶絕之家的女子除可獲得適量"嫁資"外,一般別無財產繼承權.面對復雜繁多的民事財產訴訟,宋代司法強調兼顧"法理"和"人情".在父母雙亡,女招贅主管家政,而子孤幼,或原已招贅婿繼承家業,父死后,母又別立繼養子的情況下,實施"女合得男之半"的繼承法.如無親生子而有養子,在不影響"子承父分"的前提下,也可參照遺囑繼承法,使在室女獲得部分遺產作為嫁妝....
2022-07-20[]瀏覽:2下載:0
下載 -
從西藏與周邊地區的溝通看藏族文化變遷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藏族文化的變遷曾經發生過三次重大轉向,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進行了長時間的碰撞和交融、整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藏族文化體系,表現出獨特的民族文化形式和深層內涵,典型地體現了文化的互滲特點.作為客觀因素和條件,溝通和交流的路線如茶馬古道、唐蕃古道、絲綢之路、各個時期的驛道以及其他通道都作為文化之路起了重要作用,對藏族文化變遷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2022-07-20[]瀏覽:2下載:0
下載 -
華人編輯與《萬國公報》
是晚清時期一份頗具影響的刊物.它的出名,既與美國監理會傳教士林樂知密不可分,又與供職于其間的華人編輯息息相關.文章詳細論述了這一群體,并分析了這批華人編輯在供職時期的活動和言論....
2022-07-20[]瀏覽:2下載:0
下載 -
大漢帝國的正義觀念及其現代啟示——《白虎通義》之"義"的詮釋
所列舉的制度規范的那些具體條款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它所傳達的大漢帝國所賴以制定那些制度規范的一般正義原則,那其實乃是"古今之通義",因而具有特別重要的現代啟示意義....
2022-07-20[]瀏覽:1下載:0
下載 -
自然價值論倫理學的生態-整體論原則
羅爾斯頓自然價值論倫理學作為環境倫理學的主要流派,就其理論特點而言是環境倫理學理論的整體主義發展趨向的重要代表.作為自然價值論倫理學建構原則的生態-整體論原則,集中體現了理論的整體主義特征.文章通過對羅氏思想的系統梳理,力圖揭示羅氏如何借助生態-整體論原則對內在價值進行生態界定,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自然價值的等級結構.這在本質上,就使自然價值成為自然價值論倫理學的邏輯基點,由此推導出人類應對自然承擔的道德義務....
2022-07-20[]瀏覽:2下載:0
下載 -
論至善對康德批判哲學的定向作用
至善學說在康德批判哲學中的地位和作用經常遭到研究者的忽視或誤解.事實上,至善作為幸福與德性、自然與自由、理論與實踐以及感性世界與理智世界的綜合統一,對康德倫理學、認識論、歷史觀和宗教學說中都具有重要的范導意義.至善不但體現了康德批判哲學的最終目的,而且對批判哲學體系的最終建立具有定向作用....
2022-07-20[]瀏覽:2下載:0
下載 -
道德規范教育雙適應性的同構探討
本文對道德規范教育中雙適應的同構問題進行探討:道德規范教育社會適應性能夠對人的道德主體性生成進行激發與調控:人的道德主體性生成是道德規范教育社會適應性的立足點和終極目的....
2022-07-20[]瀏覽:2下載:0
下載 -
自閉癥的結構化交際訓練:TEACCH方案的考察
作為一個基于特殊教育的自閉癥干預模式,TEACCH方案綜合利用學校和家庭背景中的教育資源,運用時間-空間的視覺象征,使教育環境高度結構化,易于為自閉癥兒童理解和掌握,從而達到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偶然學習"來促進交際能力訓練的目標.文章綜述了該方案的理論和實踐特色,結構化交際訓練的組織原則,結構化交際訓練的方法和技術,以及干預效果的評估和推廣問題....
2022-07-20[]瀏覽:2下載:0
下載